16日下午,市委书记李鸿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在迎宾馆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一行进行工作座谈。 李鸿忠说,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之际,辛保安董事长专程率队来津共商深化合作发展大计,充分体现了国家电网的高度政治自觉和对天津发展的关注支持。多年来,国家电网在推动我市电网升级改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居民用电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天津电力系统涌现出的“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张黎明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下大气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希望国家电网公司把天津作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试点地区,把先进理念、工作思路引入我市,推动更多创新项目布局我市,加快“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津率先落地,为我市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支撑。我们将全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提供更多应用场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日前主持召开科技部碳达峰与碳中和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科技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关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加快碳中和科技创新作为科技部当前的重要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抓紧研究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二是要加快推进《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提出我国碳中和技术选择、发展路径和有关部署建议。三是推动设立“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 会议指出,要解决好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条件下,温室气体减排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的矛盾问题。
3月18日下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与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 按照协议,双方将合作调查分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排放特征,研究制定符合世界级生态岛定位的碳中和示范区行动方案;探索契合崇明实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碳中和示范项目,谋划切实可行的碳中和示范区技术路线图和实施路径;搭建科技创新和产业研发平台,共同打造崇明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高地。同时,双方将加强沟通协作,推进崇明区“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成为“碳中和”的引领者。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方式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坚持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降,天然气消费占比稳步提高,光伏、风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不断发展,碳排放强度下降。“十四五”规划提出,上海到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全国目标提前5年,崇明建立“碳中和”示范区正当其时。
在江苏,受连日来的极寒天气影响,居民取暖用电负荷激增,与降温前相比,增长了近1400万千瓦,这相当于多出了一个南京城的用电负荷。为了保障居民用电不中断,电力部门冒着严寒,奋战保电一线。 南京莲花新城是大型保障性小区,周边商业配套越来越多,严重挤占了居民的用电空间。为了保障居民过冬不停电,当地供电部门冒着零下5度的低温连夜施工,新建了4条线路,实现了为居民专线供电。 苏州漫山岛是太湖上的一个小岛,有100多人常年住在岛上。之前,岛上供电仅靠一条20年前敷设的老旧电缆,年久失修,一旦出现问题,岛上居民就将无电可用。7日,当地供电部门冒着大风严寒,为岛上敷设了一条新电缆。 严寒让常州不少城中村的用电负荷大幅增长,不少线路都在处于紧平衡运行。为了保障供电不中断,电力部门这两天一直在冒着严寒进行带电作业,消除供电线路缺陷。 针对低温高负荷带来的电网安全运行压力,江苏全省一万多名电力保障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保障居民过冬用电不中断。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今天(2月2日)对外发布了202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 中电联表示,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电能替代、上年低基数等因素,以及疫情和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预计2021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甚至紧张。 针对2021年可能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情况,中电联建议,切实落实国家关于煤炭的保供稳价措施。密切跟踪经济走势、电力需求、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和电力电量平衡协调。
美丽中国,绿色先行。过去五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未来五年,将全面升级到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们描绘出了绿色发展的新图景。那么,规划中绿色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模样?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